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3月6日讯(记者 高众)“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高校是党的‘三农’工作的重要力量,高校师生要提高政治站位,发挥学科优势、人才优势、技术优势与社会影响力,积极对接、精准帮扶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建议,高校要从精神帮扶、治理帮扶、人才帮扶、科技帮扶和教育帮扶等方面发力,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的力量。
张政文提出,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,*重要的就是精神帮扶。一方面,要采取符合农村特色、农民特点的有效方式进行理论武装创新,在脱贫地区深入开展“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”宣讲活动,激发帮扶对象双手创造财富、劳动创造幸福的内生动力,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。另一方面,要深入挖掘、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,开展传统技艺传承人教育,助力培养一批乡村文艺社团、创作团队、文化志愿者和非遗传承人,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。
“广大高校还应发挥管理及智力优势,把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为重要职责,围绕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等开展调研、创新工作,持续推进脱贫地区的治理帮扶。”张政文建议,高校要从政治高度谋划脱贫地区帮扶,将下乡帮扶干部建设纳入学校干部人才工作总体部署,积极推动乡村治理的政治、法治、德治、自治、智治“五治并举”。
此外,张政文还提出了加强涉农人才和在地人才培养、推进科技创新科技推广与科技帮扶深度融合、着力缩小城乡间地域间教育差距等一系列建议,鼓励高校帮扶与乡村振兴全方位有机衔接,有力支撑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、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、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、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、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、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。
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